人淡如菊,落花無言
0
小學到初中,父親一直是在外地工作的,家里常年只剩我與母親。那時家里有一間比較大的屋子,計劃做客廳的,但是一直遲遲沒有收拾。因為父母都很忙。父親開學后在學校工作,放假了還得在省城的美院學習他很熱愛的油畫。所以那間屋子一直堆放著兩個書柜和一張大沙發,還有散落在屋角的幾麻袋糧食。平時放學之后若沒有其它事,這里便是我的天堂。從書柜里找出小說,然后縮倦在大沙發的角落里,一頁一頁讀,不知屋外時光,眼前是故事里陌生而美好的世界,我追隨里面人物的足跡,不知疲倦。只有時時飄繞在鼻翼的糧食清香,提醒我這是在自己家里的某個地方
小學到初中,父親一直是在外地工作的,家里常年只剩我與母親。那時家里有一間比較大的屋子,計劃做客廳的,但是一直遲遲沒有收拾。因為父母都很忙。父親開學后在學校工作,放假了還得在省城的美院學習他很熱愛的油畫。所以那間屋子一直堆放著兩個書柜和一張大沙發,還有散落在屋角的幾麻袋糧食。平時放學之后若沒有其它事,這里便是我的天堂。從書柜里找出小說,然后縮倦在大沙發的角落里,一頁一頁讀,不知屋外時光,眼前是故事里陌生而美好的世界,我追隨里面人物的足跡,不知疲倦。只有時時飄繞在鼻翼的糧食清香,提醒我這是在自己家里的某個地方,那糧食,是我母親春種秋收得來的。
彼時,母親往往忙于田間或家務,無暇顧及我,只要我按時完成作業、不鬧不生病就行。小學畢業升初中的那一段時間,幾乎翻遍了自己較感興趣的書籍,就在那間屋子的大沙發上。父親喜歡古典的,史實性的小說,《紅樓夢》當然是我首先讀完了的,接下來是白話的《聊齋》。其實白話并不好看,這是后來朋友送我《聊齋志異》,讀后得出的結論。當時也就知道這世界并不只在這間屋子,或者我的家,或者學校,或者遠到父親的工作地。世界是一處美妙的場所,有前有后,前的,叫古代,后的,叫未來,這些都不在我的經驗范圍;世界非常大,還有許多稀奇美麗的國家,被山,被海,被道路,它們像不規則的格子一樣,將人們阻隔,那些國家叫外國,外國人長得不與我們相同,外國人寫的書很好看。
記憶中那是一個涂了橘黃油漆的書柜,還是父親抽空涂上的油漆。它旁邊一個是奶油色的,它們造型不一樣。橘黃色分上下兩部分。上面又分別被分三層,書籍是父親整理過的次序。最上一層是古典小說,中層是歷史小說,下層是外國小說,有《屠格涅夫小說選》、《亞非拉短篇小說選》、《苦難的歷程》,《世界通史》,偶爾也有哲學書籍,不多。
橘黃色書柜的下一部分又另看了兩扇門,里面分兩層,放了一大堆連環畫,也有《畫報》和油畫類刊物,它們在里面整整齊齊的堆放著,但每次都被我翻亂,這是父親每次整理書柜氣惱的原因之一。每次回來,父親總要整理它,然后修理被我弄壞的書頁。沉著臉。那時父親不贊成我讀小說、古典詩詞這些,每次聽到他要回家的消息,我先藏起手邊的書籍,怕他發現,若被他發現我在四冊《歷代詩歌選》的書頁上涂涂寫寫,非挨一頓打不可。
住在另一個書柜里的,是整部的《二十四史》,我看不懂。除了正史,間或也有一些古人寫的野史,偶爾翻開,覺得新鮮有趣,便看幾日。尤其里面寫一些女子的,或者后宮的,因為插圖很好看,可以拿來做有趣的臨摹。而且里面女人們的名字一般都婉約精致,住的宮苑名更好聽。那時,古典裝束的女子一直是我心目中美好女子的樣子。
間或碰見父親封皮柔和的筆記本,也乘他不在悄悄看一下,里面是他寫的詩詞,有古典的,也有現代的。父親喜用黑色墨水寫字,字體端方又不羈,好似水墨畫一般,往往在一首詩左下角習慣畫一些鋼筆畫,他的鋼筆畫真的很好看,往往是一些小動物,或者花卉,父親最喜歡畫的花卉是梅花。黑色鋼筆畫梅,風骨泠然,卻又清麗脫俗。
水墨畫一樣的字體,當然對當時的我來說很難辨認,所以不知道他寫了什么。大致是鄉土人情吧。因為寫字臺的玻璃下面就有他發表在報紙上的詩歌,編輯配以藏族女子或者格?;?hellip;…幼時哥哥指給我看這些,看到珍重的鉛字排版,雖不懂,卻很為父親驕傲。記得當時那張寫字臺最下面鋪著一整副淡藍皺紋紙,然后左上角放了父親發表的部分文字,中間是全家人的照片,也有我們姊妹的。其中一張是哥哥十歲左右和他的伙伴在草原上的照片,穿著溫暖的羊皮襖,笑容燦爛極了。哥哥說那是父親同事的兒子。我的小侄子兩歲左右時那照片還在,他指著說那是爸爸(我哥哥)和他(他自己)。當時我們都笑。
老照片,父親寫草原,寫藍天的文字,都在藍色皺紋紙上,在下午陽光下安靜綻放,藍色逐漸褪色,不會褪色的是寶貴的字跡。藍色皺紋紙上還有少年時的哥哥寫的詩歌。哥哥十二歲時寫下:太陽的金箭\射向清晨的草原……發表了,得到稿酬,哥哥決意拿去和他的弟兄們玩兒,而父親要他收藏它,最后遵循了誰的意思,不得而知。
下一篇:很抱歉沒有了
相關閱讀
